中美脫鉤,美國製藥業恐面臨潛在供應鏈風險
(113/03/28 10:41:50)

中美脫鉤導致製藥企業潛在供應鏈風險

美媒報導指出,美國近年積極因應中國供應鏈韌性威脅議題,並透過晶片法案補助推動半導體產業在美國生產,生技製藥產業亦可能受到限制,惟並未獲美國政府相關補助,重點如下:

一、半導體與製藥產業差別待遇:美國政府近期宣布將依晶片法案提供英特爾公司(Intel)數十億美元補助,惟製藥業卻無類似優惠,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正認真考慮將有助降低開發成本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恐影響將製造、動物實驗等研究外包給中國企業之美國公司。

二、「生物安全法案(Biosecure Act)」草案:美國國會日益將生技產業視為國家安全首要關切,擬透過立法手段限制與特定中國生技企業往來,確保美國民眾健康資訊不會遭外國對手利用。前開法案特別點名華大基因(BGI)及無錫藥明康德(WuXi AppTec),排除使用該等中國企業服務之西方藥廠獲得政府合約資格,亦即將其排除於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與醫療補助(Medicaid)外,預料沒有任何西方企業甘冒風險,惟藥明康德扮演藥品供應鏈重要角色,其收入66%來自美國,國會似未提出如何在不損害美企利益情況下與中國生技產業脫鉤。

三、歐美生技企業反應:部分人士質疑倘美軍無法獲得藥物治療,獲得晶片及飛彈何用。Lonza Group、Thermo Fisher Scientific、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及Medpace Holdings等歐美生技企業具備提供藥明康德藥物成分能力,可望受惠前開法案;惟Eli Lilly、Amicus、Iovance Biotherapeutics 及Vir Biotechnology則示警,憂心將提高藥物研發成本。國會近期討論放寬該法案限制可能性,允許已與藥明康德簽約企業履約,以避免藥物突然短缺,惟美國生技產業亦擔憂中國針對美企報復。(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相關個股:  2330台積電
•相關產業:  醫藥產業